
——独家专访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朱
中新社记者 范中华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近日闭幕。南半球国家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激烈争论引人注目。作为南半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既定力量,非洲国家在全球中国研究中最关注哪些问题?您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历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会见期间,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奥努奈朱接受中新社东西方问答专访时对此做出了解释。
采访记录总结如下。
中新网记者:中心主要关注哪些问题?尼日利亚和中国研究院?什么你的重要发现是什么?
Charles Onunaiju:我们最关注的话题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和重中之重。这说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和社会现实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团队的一个重要理念。这意味着你不必模仿别人,你仍然可以通过做自己来取得任何成就。
这有很深的意义。要学习中国式的现代化,尼日利亚人不需要成为中国人,也不需要完全复制中国的习俗。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原创性,各国都应该坚持自己独特的精神,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实现像中国一样的快速发展。
二是消除贫困,这对非洲极为重要。在非洲的一些地区,人们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贫穷是一种命运,有些人认为自己注定会贫穷。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表明,绝对贫困是可以消除和战胜的。这是一个有用的启示。中国经验的减贫实践正在非洲国家推广,减贫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政策问题。在非洲,扶贫已成为重要治理问题,表明中国经验正在受到重视。
第三个是中国国际关系方针中的共赢理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长期以来,国际上盛行的是零和博弈的旧观念。今天,中国提出的互利关系是全面的。它不是军事联盟,也不是针对第三国,而是欢迎各国共同发展。中国已经证明,国际上hange并不一定意味着输或赢。
中国最近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尼日利亚是最早响应和支持的国家之一。因为这与我们追求建立公平、包容、普惠的国际治理体系、国际治理机制民主化的追求是一致的。此外,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世界文明倡议等多项倡议与非洲支持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多边世界新秩序高度契合,在非洲也引起广泛共鸣。由此我们也了解到,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
解读这些努力已成为非洲中国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政策价值日益认可,务实合作成果社会各界热衷。虽然是非洲人学术界长期受到西方学术范式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关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供智慧,中国还以更实际的方式参与各种“桥梁”的建设,包括物质基础设施和制度联系。这是非中合作的重要特点。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9日,“全球发展倡议新进展,可持续发展议程新行动”专题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图为与会人员阅读合作与发展部最新发布的报告《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中新社记者廖攀供图。
中国新闻记者:刚才您提到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要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经验。另外,我需要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吗?
查尔斯·奥奈朱:是的。我们一直都是这样想的。如果没有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国的特色是什么?如果没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能走到今天?要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中国为何能够如此迅速发展,不仅要了解中国的现状,更要了解其背后的地形,即中国极其悠久的历史文明。
我们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性事件。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中华文化的遗产,而且对中国现实的科学认识。这种结合使得捕捉中国独特的国情成为可能。中国人民以深厚的文化基础为基础,表现出自信、自强,最终书写了自己的历史。
我对中国哲学也很感兴趣。我经常研读《道经》,非常欣赏老子的名言:“治大国如烹小筵”。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却是惊人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引用这一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哲学思想,展现出其现代价值。
2025年10月17日,2025沉阳机器人大会在辽宁省沉阳市开幕。图为公众与互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孔子”互动。供图:中国新闻社记者 于海洋
中新社记者:非洲还有像您一样对中国感兴趣的学者吗?
查理s Onunaiju:我们有一群学者正在重新审视旧观念并试图抛弃过去的偏见。在非洲,行动胜于雄辩,有关中国“极权”和“封闭”的刻板印象已经失去了市场。人们开始通过实践认识到道理,并且越来越明白。当然,非洲和中国的共同点比预想的要多得多。我在这儿。随着沟通的深入,共识越来越多。
非洲有50多个国家、14亿多人口,与中国贸易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可以说非洲对世界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正如前面所说,我们研究中国的时候,不仅关注中国本身,还要思考非洲未来的发展。
2025年9月16日,中非公务员培训班25名学员参观杭州中国人工智能城。图为培训班成员在参观这是一辆自动送货车。中新网记者肖江供图。
中新网记者:中国学术界需要什么样的对话和支持来促进非洲国家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查尔斯·奥努奈朱先生:我告诉我的同胞们,看看中国很重要,但看到并不意味着了解。我认为非洲和中国需要更深入的交流。具体来说,需要更多本土化的研究机构,在考虑文化之间细微差别的同时,用当地语言更真实地描述中国。这对于信息传播至关重要,西方国家很早就掌握了这一点。
我们希望得到中国学界的支持,消除非洲长期以来的偏见。这不会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我们正在开始。我们不再听“美国制造”或“英国制造”的“中国叙述”,而是重新关注真正的并从本土角度解读中国的特色。
像世界大会这样的会议对中国研究也非常有用。我们将继续在国家层面推动这次讨论的大部分议题。我们与很多机构合作,将中国研究纳入课程,让年轻人了解真实的中国,不带着偏见长大。关于中国的很多问题需要系统的阐述,而不是零散的争论,这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努力。 (或更多)
受访者简介:
卡洛斯·奥奈尤.图片提供:中国新闻社记者 范中华
Charles Okechukwu Onunaiju 是一位尼日利亚学者和记者,拥有人文(哲学)学士学位和跨医学关系硕士学位。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现任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曾领导过尼日利亚许多领先媒体的外交和国际部门ts。他发表了大量有关非洲与中国合作的文章和书籍。 2015年,他成立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整合中国问题争论,构建原创研究框架,分析中国复杂的发展轨迹和非中合作的非凡成就。 2016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的非洲人。 2019年,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非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如果一个聪明的司机喝酒后开车,算不算醉酒驾驶?律师翻译
美国为何袭击国家时钟站?照片显示“每一秒都精确”的重要性
这是中国人和航母弹射器的首次接触,“891工程”的秘密被揭晓
中国农业大学真是一个宝藏!
提高中国年轻人“情感消费”,青睐婚礼画家
寒露过后,我们该如何平衡燥寒与饮食、健康呢?
看“津博会航展之门”近距离实战
杨振宁的三场告别
福建舰即将服役。排水量8万吨以上意味着什么?
国学与中国现代化有何本质关系?
中新闻网评论:你们不是刚刚介入“野蛮男孩”事件的调查吗?
新版文化旅游“阿马里洛大合唱”,一场文明与生态的音乐会
黄金价格飞涨,但你能摆脱你的金条吗?你应该知道的回购规则 →
机器国家标准公布婴儿喂养:灭菌率须达到99.9%以上
乌镇戏剧节喜迎“今年”第二场开幕5部国内外剧目
我们去延安吧!这座城市将如何为红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准备好的剧本、上演的视频……网警呈现打击网络虚假信息典型案例
陈奕迅的焦虑症还没有消失——发作时他的心脏会不受控制地跳动——而且他仍在服药。